高品质白酒生产关键技术及应用

酿酒新技术研究团队

时间:2019-10-25  浏览:

研究方向:应用现代微生物选育技术,高效筛选酯化菌、糖化菌和产香菌等,组建白酒酿造微生物菌株库。系统分析特征性香味风味成分的形成原因和产生机理以及其与酿造工艺的关系,研究复合功能菌的协同共生生香机制,探讨多菌种耦合制曲技术,增强大曲的糖化、产酯生香能力。设计高效生产艺并掌握高效白酒酿造核心技术,建立高品质白酒生产管理控制体系和标准,实现科研成果的产业化升级,使白酒综合提高原料利用率15%、优级基酒出酒率提高10%。建立高品质白酒生产示范基地,核心技术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包括但不限于:浓香型白酒生产新窖老熟技术、复合功能菌强化生香制曲技术、浓酱兼香型白酒产香菌及其发酵调控技术、高品质白酒产储期特征风味老熟规律与调节、嗜热芽胞杆菌蛋白酶成熟调控与产香机制研究等。

研究团队介绍:

陈茂彬,男,49岁,博士,现任湖北工业大学生物工程学院教授,湖北省食品工业协会副秘书长、湖北省白酒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发酵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传统发酵过程的现代改造”方向学术带头人、湖北工业大学酿酒新技术研究所所长、湖北工业大学酿酒新技术示范中试基地主任。近5年主持承担了国家、省部级科研课题8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一项,武汉市农业重大科技攻关项目一项,湖北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一项,主持承担完成了横向合作科研项目10项。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各一项,发表科研论文60余篇,其中SCI/EI论文6篇,获发明专利6项。

方尚玲,女,47岁,博士,现任湖北工业大学生物工程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工业微生物学和基因工程方面研究。近5年来主持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一项,湖北省教育厅重点科研项目一项,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一项,湖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一项,参与完成两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多项科研项目,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湖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两项。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数十篇,检索6篇,其中一篇在国际微生物权威期刊Applied and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AEM)上发表。

汪江波:男,51岁,毕业于湖北工业大学发酵工程专业,后曾在华南理工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进修硕士研究生全部学位课程,期满结业。现为湖北工业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副教授,湖北省生物工程协会、湖北省化学化工学会会员。长期从事酿酒工艺、传统发酵过程的现代改造方面的研究与应用工作。主持完成了湖北省科技厅立项课题“固态法小曲白酒机械化酿造工艺技术研究”,经鉴定结论为“国际先进”水平,此项目在行业内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主持完成了纵横向科研项目7项;参与完成纵横向科研项目17项;以第一作者发表科研论文40余篇,其中在酿酒行业公认的权威期刊发表19篇;以第一完成人申报专利6项,其中已获得授权发明专利一项;主持的课题“杏仁酒配制工艺的研究”获湖北省第八届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三等奖,参与的课题“基因重组菌发酵秸杆生产耐高温高活力饲用纤维素酶”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镇达,男,49岁,理学学硕士,副教授,从事微生物资源及应用技术开发。近5年来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或参与科研项目11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一项,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发明专利一项,在相关专业期刊上发表论文20余篇。

朱正军,男,35岁,工程硕士,高级工程师,质量工程师,国家一级酿酒师,国家一级品酒师,中国酒业协会黄酒分会专家委员会委员,近5年来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或参与科研项目4项,获发明专利一项。

薛栋升,男,34岁,浙江大学工学博士,讲师,近5年来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科研项目3项,主编教材二部(含副主编),以第一作者在相关专业期刊上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SCI两篇。

张玉,女,32岁,理学博士,讲师,近三年发表SCI文章3篇,国际会议2篇,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横向课题1项;主持校级科研项目1项,横向课题1项。

曹敬华,男,28岁,工学硕士,现为湖北工业大学工业发酵协同创新中心工程师。近5年来参与科研项目3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一项,在相关专业期刊上发表论文3篇,国际会议1篇。

蔡凤娇,女,26岁,工学硕士,助理工程师,湖北工业大学协同创新中心技术员。主要从事白酒酒体设计、勾调品评、半成品与成品酒检测工作。参与科研项目3项,其中一项经湖北省科技厅组织鉴定,结论为国际先进水平。申请发明专利2项,在相关专业期刊上发表论文2篇。

【关闭信息】 【打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