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第五届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表彰大会暨专业技术人才工作会议上,湖北省推荐的2名专业技术人才、2个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获表彰。
荆楚网记者了解到,湖北此次获表彰的先进个人和集体分别是:湖北省农科院研究院游艾青、湖北工业大学教授汤亚杰,华工科技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激光工程中心、武汉船舶设计研究所电磁兼容性重点实验室。
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表彰每5年一次,由中组部、中宣部、人社部、科技部等四部委主办,重点表彰在国家重大战略、重大科研项目、重大工程中涌现出来的领军人才;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地方区域发展重点领域、优势产业等涌现出来的杰出人才等。据统计,本次共表彰了99名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和96个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
受表彰个人及集体事迹简介:
汤亚杰:2006年回国,一手创建了依托于工业微生物湖北省重点实验室的“生物催化与转化室”。以通讯作者在Metab. Eng.、Appl. Environ. Microbiol.、Bioresour Technol。等发酵工程领域知名学术期刊上发表SCI论文50余篇,单篇最高引用超过百次;以第一发明人申请发明专利25项,授权15项,其中美国专利1项;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湖北省自然科学二等奖各1项。积极探索科研成果产业化服务平台建设,与湖北广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紧密合作的“工业微生物发酵关键技术及产业化”项目成功实现了转化,该技术推广实现销售收入127.31亿元,新增利润8.79亿元、新增利税3.17亿元、创汇6.62亿美元以上、节支总额2.10亿元以上,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也建立了完整的技术转移体系,发挥高校引领、服务的职能,提供围绕技术进步的全面服务,推进发酵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先后入选中组部“万人计划”、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人社部“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湖北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选”、湖北省优秀留学回国人员、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湖北省第七届青年科技奖。
游艾青:长期从事水稻杂种优势利用及相关技术研究,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转基因重大专项、国家973计划、国家863计划、国家支撑、国家水稻产业技术体系、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湖北省科技攻关重大专项等20多项重大科技项目;主持选育8个水稻品种通过省级审定;获省级以上奖励8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两系法杂交水稻技术研究与应用”获得2013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省级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3项;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论文30多篇,其中SCI论文9篇。2013年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同时授予“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荣誉称号。
武汉船舶设计研究所电磁兼容性重点实验室:该所承担科研项目247项,持续引领全国电磁兼容性技术发展方向。获得国防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三等奖10项,国防技术发明三等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海洋工程科技二等奖1项,中船重工集团科技进步奖20项和技术发明奖3项。为我国首艘航母成功化解了电磁兼容性风险、并按节点完成研制和交付做出了重大贡献;为新型大型驱逐舰和新一代隐身护卫舰的立项论证和总体设计,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牵头开展国防973――舰船平台强电磁脉冲防护基础研究,为我国大型驱逐舰和航母的强电磁脉冲防护奠定了理论基础;率先引领开展了海战场复杂电磁环境及其对舰船编队电子信息系统作战性能影响的论证和探索性研究工作,为我国即将组建的大型复杂编队在实战环境下的作战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率先开展海战场电磁频谱管理技术研究,提出了能适应海军作战指挥体制、可有效部署于各级频管部门和作战部队的海战场频谱管理系统研制方案。
华工科技激光工程中心:中心是发改委认定的激光加工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先后承担国家科技攻关2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4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863计划等国家级项目14项;获国家专利120余项,其中发明专利21项,软件著作权9项;省、市级科技项目30多项;获得国家科技攻关重大成果奖16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34项,国际青年发明奖金奖1项;主持和参与制定了国家标准6项、行业标准2项。工程中心首创了国内第一条汽车白车身激光焊接生产线、国内首套激光三维远程焊接系统、国内首套激光拼焊设备、国内首条石油管材自动切割生产线、全国第一套三维激光切割装备、第一台专用于模具激光表面处理及再制造的激光成套装备、第一台智能化半导体激光表面处理及再制造装备……,共创造了16项中国第一,大大提高了激光技术在高科技制造领域的应用水平,带动了整个激光产业链的快速发展。
【关闭信息】 【打印信息】